这是一个视觉宣传手段。最近正在巴黎Passage de Retz举办的苏联1917年——1953年摄影蒙太奇展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该次展览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反映从1917年十月革命(译注:即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起,到1953年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这段历史阶段,俄罗斯摄影蒙太奇给苏联政治体系和苏联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展出作品除了作品名称的小标签外,没有更多的介绍信息,所以我不能完全了解该次展出的内容,但不管怎么说它还是给我在巴黎的这个星期六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展出分为三个展厅:1920——1930时期苏联艺术家们(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依尔.李斯特斯基El Lissitsky,古斯塔夫.克鲁特西斯Gustav Klutsis,Piotr Galadzev,瓦瓦拉.史蒂潘诺娃Varvara Stepanova等等)的作品;用在学校和工厂里的匿名作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品。
亚历山大.罗德琴科在1926年的作品《梅毒》。Sergey Yakovlevic Senkin在1931年的作品《给车间的绿色植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摄影蒙太奇技术在俄罗斯和欧洲出现,并在位于德国城市魏玛(Weimar)的包豪斯建筑设计学院(Bauhaus)和莫斯科得到迅猛发展。这种摄影艺术的先驱是亚历山大.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依尔.李斯特斯基(El Lissitsky)和古斯塔夫.克鲁特西斯(Gustav Klutsis)。这些摄影家的作品在十月革命后可谓是硕果累累。列宁(Vladimir Lenin)曾表示,在一个有70%人口都不识字的国家里,图片是具有超强能力的宣传工具。在国内战争期间他甚至计划给每个士兵一个照相机,好让他们把它用作是一种能够在视觉上充分展示政治变化的工具。计划最终没能得以实现,原因当然是受于技术上的限制,况且当时的俄罗斯正承受着远远多于政府愿意承认荒凉。摄影蒙太奇技术在当时刚好可以用来为人们描绘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和一个光明的未来。这种媒介手段简直堪称完美:它将照片里的现实和革命性的虚华词藻联系起来。
B.Klinch1936年作品《莫斯科的五月一日》。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摄影蒙太奇艺术的主体和结构风格逐渐地确立下来。图片描绘的不同人物形象(工人、士兵、农民等等)都转变成一个受特殊人物:斯大林(Joseph Stalin)影响的人类的共同形象。
A.Jitomirski在1943年为杂志《热情》设计的封面作品。Michael Dmitriev在1930年代的作品《在前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摄影蒙太奇成为了在俄罗斯国内主要的宣传手段,也在国外用来打击敌人。举例来说,Jitomirski在战争期间就设计了数千张宣传单。这些传单被大量地投放到德国军队中,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译注:第三帝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把这位艺术家的名字列入“国家敌人”的名单中,并额外评注到“找到他并执行绞刑!”
由于反世界运动(anti-cosmopolitan campaign),在1949年,大量画家因此失去了创作的权利。数不尽的带了这种图片的杂志被迫停刊。
2007年1月7日在法国巴黎Passage de Retz画廊看这次展览
图片images 在flickr,微型画廊在 evene.fr和mdf.ru。摄影展上那些漂亮的图片在Le Monde在文章开头左边的图片:Varvana Stepanova在1930年的作品《红军战士》。
December 13th, 2006 at 7:18 pm
牛的,这篇终于翻译出来了!